雜草與作物爭光、爭水肥、爭空間,降低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,阻礙農作物機械化播種及收獲,傳播病蟲害等,是影響農作物豐產豐收的重要生物因子之一。新疆近年甜菜種植面積穩定在7萬hm2左右,是我國重要的糖料生產區。甜菜苗期植株較小、生長緩慢,更容易受到雜草的危害,甜菜田雜草防控效果直接影響甜菜的產量和品質。
受種植區域生態環境的影響,甜菜種植區內雜草種群結構差異較大,不同區域內雜草治理水平也有所不同。隨著甜菜種植環境、栽培模式、機械作業等變化,對甜菜田雜草的防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
新疆甜菜田雜草治理存在的主要問題
一、雜草種群演替及抗性研究基礎薄弱
研究表明,生態環境變化、種植模式和栽培技術改變、除草劑大量使用等因素會導致雜草種群結構產生變化,難治理雜草種類及數量增加,雜草的抗藥性提升,.終導致雜草治理難度加大,雜草的防控效果不佳。長期以來,新疆甜菜田雜草治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學藥劑篩選研究等方面,甜菜田雜草種群結構變化、雜草的抗藥性等基礎性研究匱乏,研究基礎薄弱。
二、藥害問▓題多發
氣候、種植水平以及除草劑使用不當等因素致使藥害問題增加。一是氣候及種植水平導致的藥害,極端的低溫、高溫及大小苗差異較大等引起的除草劑藥害現象;二是前茬作物除草劑對甜菜生長的藥害,主要表現為玉米田施用長殘效除草劑莠去津、煙嘧磺隆,後茬種植的甜菜出現生長緩慢,根部生長受抑制的藥害現象;三是除草劑使用技術不當造成的藥害,例如藥劑混配比例過大、使用時間不當、施藥器械老化導致施藥質量不佳等因素引起的藥害或死苗等。
三、難治理雜草和寄生性雜草對產業的影響加劇
近幾年的田間調查表明,新疆甜菜種植區難治理雜草及寄生性雜草危害加重。新疆不同甜菜種植區難治理雜草種類差異較大,南疆焉耆盆地甜菜田萹蓄、地膚、蘆葦,喀什地區甜菜田蘆葦、狗芽根、田旋花等雜草是當地難治理雜草;北疆甜菜種植區除稗和灰藜外,反枝莧、蒼耳、野油菜、蘆葦、大薊等雜草已發展成為局部區域難治理雜草。
寄生性雜草危害也呈現多發態勢,據報道,新疆寄生性雜草菟絲子有11種,在全疆各地均有分布,其中危害甜菜的主要有歐洲菟絲子、菟絲子、田野菟絲子等。新疆各甜菜種植區均有菟絲子的危害發生,呈現常發、多發的態勢,調查發現奎屯、伊犁、焉耆等甜菜種植老區菟絲子發生較為普遍,部分地塊危害嚴重。

四、甜菜田雜草綜合防控技術有待提升
化學除草仍然是當前及今後較長時期雜草防控的主要技術手段,受除草劑品種、種植環境、田間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響,甜菜田雜草綜合防控技術還有待提升。
目前存的主要問題:一是甜菜生產上可選用的除草劑品種較少,除草劑可選擇性小;二是除草劑的科學混配及使用技術上存在不足;三是環境氣候等因素對除草劑的..性及防控效果影響較大;四是除草劑使用機械良莠不齊,部分區域植保噴霧機械老化,植保無人機等新型植保器械應用不足;五是化學除草與中耕等農事操作相配套的技術措施研究▓不夠;六是甜菜田雜草的..識別等研究缺乏。